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iOS实现单元格折叠的具体代码,供大家参考,具体内容如下
比较重要的步骤有:
1.设置数组 (可变数组,用于更新单元格内容)
2.调用方法 – (void)tableView:(UITableView *)tableView didSelectRowAtIndexPath:(NSIndexPath *)indexPath { (来获取被选中的单元格)
比如我们定义这个tableView 叫做littletableView
NSIndexPath *row = [self.littletableView indexPathForSelectedRow];
上面这个代码用来获取 被选中的单元格的indexPath。
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数组
1 2 3 4 5
我们选中了4
把4用[array insertObject: array [indexPath.row] atIndex:0];这个方法提到1的前面
变成了 4 1 2 3 4 5,此时第二个4的索引加了1
我们在删除时 [array removeObjectAtIndex:indexPath.row+1];索引要加1
4.改变tableView的大小 (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,如果你的tableView的frame不够,你即使给他设置10列10行,他也不会改变,因为一旦无法容纳,将不执行定义cell的方法(亲测)
下面是一步一步如何实现
1.在视图控制器的.h文件中,设置俩个UItableView的属性以及一个布尔值来判断单元格是否展开,设置一个可变数组保存单元格的标题信息。
2.在viewDidLoad里将他们初始化设置代理,设置tag值
在实现协议方法时,根据不同的tag值,对应不同方法体 例如:
|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|
- (NSInteger)tableView:(UITableView *)tableView numberOfRowsInSection:(NSInteger)section {
if (tableView.tag == 101) {
return 1;
} else {
if (cellisOpen == NO) {
return 1;
} else {
return 4;
}
}
}
|
//注意没有设置代理,这些方法将不执行
3.在没有展开时,小单元格的行数为1(我们假设只有一组,行数发生变化),所以
|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|
- (NSInteger)numberOfSectionsInTableView:(UITableView *)tableView {
if (tableView.tag == 101) {
return 1;
} else {
return 4;
}
}
- (NSInteger)tableView:(UITableView *)tableView numberOfRowsInSection:(NSInteger)section {
if (tableView.tag == 101) {
return 1;
} else {
if (cellisOpen == NO) {
return 1;
} else {
return 4;
}
}
}
|
在创建单元格的函数里,也要区分tag和布尔变量不同的情况的方法体
需要注意的是,在创建时,没有展开的单元格让其一直显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
4.接下来是最后一个很关键的函数
|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|
- (void)tableView:(UITableView *)tableView didSelectRowAtIndexPath:(NSIndexPath *)indexPath {
NSLog(@"进入此函数");
NSIndexPath *row = [self.littletableView indexPathForSelectedRow];
[arrayrows insertObject:arrayrows[row.row] atIndex:0]; //arrayrows是存储单元格信息的数组
NSLog(@"%@",arrayrows[row.row]); //我们来打印一下选中的单元格
[arrayrows removeObjectAtIndex:row.row+1]; // 删除时选中的单元格索引加1
for (int i = 0; i < 4; i++) {
NSLog(@"%@",arrayrows[i]);
}
if (tableView.tag == 102) {
if (cellisOpen == NO) {
cellisOpen = YES; //更改折叠判断的布尔变量
} else {
cellisOpen = NO;//更改折叠判断的布尔变量
}
}
if (cellisOpen == YES) {
littletableView.frame = CGRectMake(280, 85, 120, 160); // 更改单元格的大小
} else {
littletableView.frame = CGRectMake(280, 85, 120, 40);
}
NSLog(@"%d",cellisOpen); //打印此时布尔值
[littletableView reloadData]; // 更新被点击的单元格信息
|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快网idc。
相关文章
- ASP.NET本地开发时常见的配置错误及解决方法? 2025-06-10
- ASP.NET自助建站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指南 2025-06-10
- 个人网站服务器域名解析设置指南:从购买到绑定全流程 2025-06-10
- 个人网站搭建:如何挑选具有弹性扩展能力的服务器? 2025-06-10
- 个人服务器网站搭建: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站程序或框架? 2025-06-10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阿里云的安全工具进行服务器漏洞扫描和修复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命令行工具优化Linux云服务器的Ping性能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Xshell连接华为云服务器,实现高效远程管理?
- 2025-07-10 怎样利用云服务器D盘搭建稳定、高效的网站托管环境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阿里云的安全组功能来增强服务器防火墙的安全性?
快网idc优惠网
QQ交流群
-
2025-06-04 96
-
2025-06-05 42
-
2025-05-29 96
-
使用Visual Studio 2010/2013编译V8引擎步骤分享
2025-05-27 90 -
2025-05-25 50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