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种设计模式第四篇:java策略模式
定义:定义一组算法,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,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。
类型:行为类模式
类图:
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,把一系列的算法分别封装到对应的类中,并且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,相互之间可以替换。在前面说过的行为类模式中,有一种模式也是关注对算法的封装——模版方法模式。
对照类图可以看到,策略模式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单独的封装类context,它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在于:在模版方法模式中,调用算法的主体在抽象的父类中,而在策略模式中,调用算法的主体则是封装到了封装类context中,抽象策略strategy一般是一个接口,目的只是为了定义规范,里面一般不包含逻辑。
其实,这只是通用实现,而在实际编程中,因为各个具体策略实现类之间难免存在一些相同的逻辑,为了避免重复的代码,我们常常使用抽象类来担任strategy的角色,在里面封装公共的代码,因此,在很多应用的场景中,在策略模式中一般会看到模版方法模式的影子。
策略模式的结构
封装类:也叫上下文,对策略进行二次封装,目的是避免高层模块对策略的直接调用。
抽象策略:通常情况下为一个接口,当各个实现类中存在着重复的逻辑时,则使用抽象类来封装这部分公共的代码,此时,策略模式看上去更像是模版方法模式。
具体策略:具体策略角色通常由一组封装了算法的类来担任,这些类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替换。
策略模式代码实现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