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在C++编程中的运用

2025-05-27 0 45

由遇到的问题引出代理模式

至少在以下集中情况下可以用代理模式解决问题:

  • 创建开销大的对象时候,比如显示一幅大的图片,我们将这个创建的过程交给代理去完成,GoF 称之为虚代理(Virtual Proxy);
  • 为网络上的对象创建一个局部的本地代理,比如要操作一个网络上的一个对象(网络性能不好的时候,问题尤其突出),我们将这个操纵的过程交给一个代理去完成,GoF 称之为远程代理(Remote Proxy);
  • 对对象进行控制访问的时候,比如在 Jive 论坛中不同权限的用户(如管理员、普通用户等)将获得不同层次的操作权限,我们将这个工作交给一个代理去完成,GoF 称之为保护代理(Protection Proxy)。

UML 图:

浅析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在C++编程中的运用

角色:

  • Subject: 抽象角色。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。
  • Proxy: 代理角色。代理对象与真实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,所以它能够在任何时刻都能够代理真实对象。代理角色内部包含有对真实对象的引用,所以她可以操作真实对象,同时也可以附加其他的操作,相当于对真实对象进行封装。
  • RealSubject: 真实角色。它代表着真实对象,是我们最终要引用的对象

举例:
假若你有一个工厂开始是生产手机的,但是它现在不想自己生产了,它把自己的东西交给了一家代工厂富士康去生产,那么便有了下面的代码去构建。

统一的抽象接口 IFactory

?

1

2

3

4

5

6
class IFactory

{

public:

IFactory(){}

virtual void makeProduct() = 0;

};

你的手机工厂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class PhoneFactory : IFactory

{

public:

PhoneFactory(){}

void makeProduct()

{

cout<<"生产手机"<<endl;

}

};

专门做代工的代理工厂富士康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class FoxconnProxy : IFactory

{

public:

FoxconnProxy(IFactory* factory)

{

m_real = factory;

}

void makeProduct()

{

m_real->makeProduct();

}

private:

IFactory* m_real;

};

客户端:

?

1

2

3
IFactory* factory = new PhoneFactory();

FoxconnProxy* proxy = new FoxconnProxy(factory);

proxy->makeProduct();


看了uml图和上面的代码你会可能会发现,先访问代理类再访问真正要访问的对象。似乎这样有点多此一举的味道,其实不然。代理类可以在真正的类执行之前,进行预处理。 比富士康生产的手机之前可能会坚持元器件是否合格,不合格就不生产等。在比如你有一个系统实现了登陆功能,在用户登录时, 真正的登录类和代理登录类都实现了Login接口, 不同的是Proxy类的方法中增加了用户是否合法的判断, 只有合法时才去调用真正登录类的login方法. 用户访问的其实是Proxy的login方法.这都是代理模式的优点。而且采用代理模式的话,并且你可以随时更改代理。还有一点你会发现,真正对象与代理他们实现同一个接口。
这个模式和装饰者模式有点类似之处,都是包装,但是请注意他们应用场景不一样:一个是动态的给类添加职责,一个是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。最重要的一点不同是他们的结构不同,你对比下两个模式的uml图便知。

收藏 (0) 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微信/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点赞 (0)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快网idc优惠网 建站教程 浅析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在C++编程中的运用 https://www.kuaiidc.com/75267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