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递归与非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

2025-05-29 0 53

斐波那契数列(Fibonacci sequence),又称黄金分割数列、因数学家列昂纳多·斐波那契(Leonardoda Fibonacci[1] )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,故又称为“兔子数列”,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:0、1、1、2、3、5、8、13、21、34、……在数学上,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:F(0)=0,F(1)=1,F(n)=F(n-1)+F(n-2)(n≥2,n∈N*)在现代物理、准晶体结构、化学等领域,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,为此,美国数学会从1963起出版了以《斐波纳契数列季刊》为名的一份数学杂志,用于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。

下面我用JAVA语言递归与非递归方式不同实现: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20

21

22

23

24

25

26

27
public class Feibonacii {

//使用递归方法实现斐波那契数列

public static int feibonaci1(int n){

if(n==0){return 0;}

if(n==1){return 1;}

return feibonaci1(n-1)+feibonaci1(n-2);

}

//使用非递归方法实现斐波那契数列

public static int feibonaci2(int n){

int arr[] = new int[n+1];

arr[0]=0;

arr[1]=1;

for(int i=2;i<=n;i++){

arr[i] = arr[i-1]+arr[i-2];

}

return arr[n];
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
for(int i=40;i<=45;i++){

System.out.println("feibonaci1 i="+i+",vaule="+feibonaci1(i));

}

for(int i=40;i<=45;i++){

System.out.println("feibonaci2 i="+i+",vaule="+feibonaci2(i));

}

}

}

执行时明显发现递归方法43之后执行相对缓慢,非递归方法执行都相当快速。

分析:

(1)Java使用方法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,feibonaci1(45)执行一次,Java执行方法feibonaci1有2^44+2^43+……+2^1+1次,而feibonaci2(45),只执行了一次方法,但计算次数与feibonaci1一样。

结论:JAVA描述斐波那契数列,更适合使用非递归方法的形式计算。
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快网idc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csdn.net/u012712901/article/details/50979904

收藏 (0) 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微信/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点赞 (0)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快网idc优惠网 建站教程 JAVA递归与非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https://www.kuaiidc.com/112565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