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异常处理的12条军规总结

2025-05-29 0 39

异常的概念

异常是程序中的一些错误,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异常,并且错误有时候是可以避免的。

比如说,你的代码少了一个分号,那么运行出来结果是提示是错误java.lang.error;如果你用system.out.println(11/0),那么你是因为你用0做了除数,会抛出java.lang.arithmeticexception的异常

异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,通常包含以下几大类:

•用户输入了非法数据。

•要打开的文件不存在。

•网络通信时连接中断,或者jvm内存溢出。

这些异常有的是因为用户错误引起,有的是程序错误引起的,还有其它一些是因为物理错误引起的。-

在java语言中,异常从使用方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:

  • checkedexception
  • uncheckedexception

在java中类的异常结构图如下:

Java异常处理的12条军规总结

  1. 可检查异常需要在方法上声明,一般要求调用者必须感知异常可能发生,并且对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处理。可以理解成系统正常状态下很可能发生的情况,通常发生在通过网络调用外部系统或者使用文件系统时,在这种情况下,错误是可能恢复的,调用者可以根据异常做出必要的处理,例如重试或者资源清理等。
  2. 非检查异常是不需要在throws子句中声明的异常。jvm根本不会强制您处理它们,因为它们主要是由于程序错误而在运行时生成的。它们扩展了runtimeexception。最常见的例子是nullpointerexception 可能不应该重试未经检查的异常,并且正确的操作通常应该是什么都不做,并让它从您的方法和执行堆栈中出来。在高执行级别,应记录此类异常
  3. error是最为严重的运行时错误,几乎是不可能恢复和处理,一些示例是outofmemoryerror,linkageerror和stackoverflowerror。它们通常会使程序或程序的一部分崩溃。只有良好的日志记录练习才能帮助您确定错误的确切原因.

异常处理时的几点建议:

1永远不要catch中吞掉异常,否则在系统发生错误时,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

?

1

2

3
catch (someexception e) {

return null;

}

2尽量使用特定的异常而不是一律使用exception这样太泛泛的异常

?

1
public void foo() throws exception { //错误的做法}

?

1
public void foo() throws mybusinessexception1, mybusinessexception2 { //正确的做法}

一味的使用exception,这样就违背了可检查异常的设计初衷,因为调用都不知道exception到底是什么,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捕获异常时,也不要捕获范围太大,例如捕获exception,相反,只捕获你能处理异常,应该处理异常。即然方法的声明者在方法上声明了不同类型的可检查异常,他是希望调用者区别对待不同异常的。

3never catch throwable class

永远不要捕获throwable,因为error也是继承自它,error是jvm都处理不了的错误,你能处理?所以基于有些jvm在error时就不会让你catch住。

4正确的封装和传递异常

不要丢失异常栈,因为异常栈对于定位原始错误很关键

?

1

2

3
catch (someexception e) {

throw new myserviceexception("some information: " + e.getmessage()); //错误的做法

}

一定要保留原始的异常

?

1

2

3
catch (someexception e) {

throw new myserviceexception("some information: " , e); //正确的打开方式

}

5要打印异常,就不要抛出,不要两者都做

?

1

2

3

4
catch (someexception e) {

logger.error("some information", e);

throw e;

}

这样的log没有任何意义,只会打印出一连串的error log,对于定位问题无济于事。

6不要在finally块中抛出异常

如果在finally中抛出异常,将会覆盖原始的异常,如果finally中真的可能会发生异常,那一定要处理并记录它,不要向上抛。

7不要使用printstacktrace

要给异常添加上有用的上下文信息,单纯的异常栈,没有太大意义

8throw early catch late

异常界著名的原则,错误发生时及早抛出,然后在获得所以全部信息时再捕获处理.也可以理解为在低层次抛出的异常,在足够高的抽象层面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常,然后捕获处理

9对于使用一些重量级资源的操作,发生异常时,一定记得清理

如网络连接,数据库操作等,可以用try finally来做clean up的工作。

10不要使用异常来控制程序逻辑流程

我们总是不经意间这么做了,这样使得代码变更丑陋,使得正常业务逻辑和错误处理混淆不清;而且也可能会带来性能问题,因为异常是个比较重的操作。

11及早校验用户的输入

在最边缘的入口校验用户的输入,这样使得我们不用再更底层逻辑中处处校验参数的合法性,能大大简化业务逻辑中不必要的异常处理逻辑;相反,在业务中不如果担心参数的合法性,则应该使用卫语句抛出运行时异常,一步步把对参数错误的处理推到系统的边缘,保持系统内部的清洁。

12在打印错误的log中尽量在一行中包含尽可能多的上下文

?

1

2
logger.debug("enter a");

logger.debug("enter b"); //错误的方式

?

1
logger.debug("enter a, enter b");//正确的方式

thanks all. happy learning!!

总结

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谢谢大家对快网idc的支持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o53o8Qhiu8VHH70dTIOuA

收藏 (0) 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微信/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点赞 (0)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快网idc优惠网 建站教程 Java异常处理的12条军规总结 https://www.kuaiidc.com/109500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