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java中的数据类型是强数据类型,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尤其固定的规则,当数据宽度比较窄的数据类型(如int)转换成数据类型比较宽的数据类型时(如double),则窄的数据类型会加宽,可以完成自动类型转换,这称为隐式转换。
如:以下代码没有任何问题,结果也是正确的,成绩不会发生变化,所不同的是成绩的精度提高了。
|
1
2
|
intintscore = 96;
doubledoublescore = intscore;
|
那么如果试图把宽的数据类型(如double)转换成窄的数据类型(如float)时,编译器会提示编译错误,想要编译通过,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。那么,此时的数据会发生截断。产生的结果是:
1. 数据正确,只是精度降低了;
2. 数据不正确,发生了溢出;
对于上述第1种情况,比较好理解,我们来看个例子:
|
1
2
|
float floatweight= 63.5; //编译错误
double doubleweight= 63.5;
|
上述第一条语句会提示编译错误,那是因为编译器看到63.5时,会把它当做一个double类型,把一个double类型赋给float类型,当然编译不通过了。推荐的解决方案是:
|
1
|
float floatweight = 63.5f;
|
当然,你也可以强制转换成float类型:
|
1
|
float floatweight = (float)63.5;
|
其实,上述语句本质是把double类型的数据强制转换成float类型,发生了截断。虽然数据的大小没有变化,但是数据的精度却降低了。
同理:
|
1
2
|
doubleweight = floatweight; //隐式转换
floatweight = (float)doubleweight;//强制转换
|
现在,问题来了,既然是截断,怎么会产生溢出呢?我们先来看个例子:
|
1
2
3
4
5
6
|
shorti = 150;
shortj = 75;
byteb = (byte) i;
byted = (byte) j;
system.out.println("b = " + b);
system.out.println("d = " + d);
|
以上代码的输出结果是:
b = -106
d = 75
看到结果,不免会问为什么b=-106呢?这是因为强制转换时发生溢出。由于150超出了byte能够表示的最大范围(-128 ~ 127)。
那么-106又是如何得来的呢?
i = 150,用二进制表示i = 0000 0000 1001 0110,short类型占2个字节,16位,最高位的0表示正数。当把i强制转换成byte类型时,高位发生截断,i = 1001 0110。在计算机中,用补码表示,最高位的1表示负数,那么用原码表示的话:i = 1110 1010,正好表示十进制数-106。
至此,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截断也可能会发生溢出。
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中的类型转换问题详解整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,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。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快网idc网站的支持!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51cto.com/weiweili/1901017
相关文章
- ASP.NET本地开发时常见的配置错误及解决方法? 2025-06-10
- ASP.NET自助建站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指南 2025-06-10
- 个人网站服务器域名解析设置指南:从购买到绑定全流程 2025-06-10
- 个人网站搭建:如何挑选具有弹性扩展能力的服务器? 2025-06-10
- 个人服务器网站搭建: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站程序或框架? 2025-06-10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阿里云的安全工具进行服务器漏洞扫描和修复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命令行工具优化Linux云服务器的Ping性能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Xshell连接华为云服务器,实现高效远程管理?
- 2025-07-10 怎样利用云服务器D盘搭建稳定、高效的网站托管环境?
- 2025-07-10 怎样使用阿里云的安全组功能来增强服务器防火墙的安全性?
快网idc优惠网
QQ交流群
-
2025-06-04 35
-
2025-05-25 41
-
2025-05-27 15
-
2025-05-25 33
-
2025-06-04 21

